“現(xiàn)在作業(yè)變少了,我在學校就能做完。周二、周四下午學校開展豐富多彩的社團活動,其中我最喜歡的就是象棋社?!薄半p減”以后,孩子們最大的感受是什么?武威第七中學八年級學生齊君健用“精彩”和“豐富”回答記者。
深耕課改,課堂好玩又有料;優(yōu)化設計,作業(yè)有趣也有益;擴容服務,課后精彩且豐富……自“雙減”政策實施推進以來,武威第七中學圍繞“一校一品”工作目標,結合學校實際與學生發(fā)展需求,逐步更新教育服務理念,打造“雙減”名片,不斷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(fā)展。
3月9日,適逢武威第七中學開展周四社團活動,孩子們帶著球拍、樂器、畫板等前往不同的社團參加活動。在“新韻”琴社里,學生在悠揚的旋律中發(fā)揮自己的特長;“惠風”書法社里,老師正認真指導著學生們的書法作品……除了這些文藝類社團,體育類活動也深受大家喜愛,豐富多彩的課后服務內容為學生們帶來了輕松愉悅的時光。
武威第七中學依托學校鄉(xiāng)村少年宮,組織開展包括球類、跳繩類、琴棋類、書畫類、歌舞類、閱讀類等6大類12個小項,兼具知識性和趣味性的社團活動,全校學生人人參與,讓課后服務真正成為學生培養(yǎng)興趣、激發(fā)潛能和促進個性成長的大舞臺。
此外,武威第七中學形成并完善學校作業(yè)系統(tǒng),減少作業(yè)總量,探索活動性、實踐性、探究性的特色作業(yè),充分利用每天課后的100分鐘時間,分兩節(jié)課對當天的作業(yè)進行答疑解惑,提升學校課后服務質量。在切實做到減負不減質的同時,一定程度上幫助家長解決了接送學生的實際困難。(記者包雨純 吳積文)